【国经学子时评】谁的北京城?

来源:日期:2011-11-11阅读(13

时下很热门的话题之一,是所谓的“京城四少”以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种种“传奇”故事,人们一边在谈论中感叹“京城水太深”一边也在借此进一步“窥探”京城来满足个人的好奇私欲。除了“鼎鼎大名”的京城四少们,驻京办、SCC超跑俱乐部、天上人间等等近年来坊间热议疯传的话题将北京城越发地神秘化甚至妖魔化。北京到底是怎样一座城?在现代与传统的复杂交织中,本地人与外来者的合作与矛盾中,我们一点点去探究一个根本不会有答案的问题——谁的北京城?

本土意识是几乎所有在某一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都会有的,当然,类似笔者这样从小便开始四处漂泊的人可能会相对淡一些。不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话绝对有道理,典型的便是重庆人的“火爆脾气”与日常生活中的辣椒火锅不无关系。而对于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她的精神内涵早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了你的性格以及灵魂。同样,这个道理放到北京是一样的,当本地人自己之间聊天时,谈及京城那些数量众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军二代”们,言语中难免有因为羡慕嫉妒而产生的鄙视和不满,可当一致对外时,北京人往往又总是在有意无意中提到各种“二代”们,原因很简单——其他地方你没有,或者说没有这么多,又或者“种类”不齐全。皇城根儿底下的人们便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优越感。因为这些平时自己聊天儿时候“不屑”的群体在此时此刻和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北京的”。

本土意识很自然的就牵出来了一个不“和谐”的词语——排外。北京城的排外情绪在哪里体现得最强,笔者上大学这一年多来,感触最深的无疑还是那座“永远争第一”的“工人体育场”。每每到了比赛日,六万人的工体,刨去了客队看台和中间的隔离台,剩下的看台上,场均三四万人左右的上座数据还是足以让人满意的。开场时所有人高举起手中的绿色围巾构成的一面巨大的围巾墙足够震撼,本土意识中团结的那一部分很好的得到了展示,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种攻击侮辱性的语言便因为数万人一起的呼喊变得多了几分“雄壮”。考虑到本篇文章的受众和发表渠道,在这里不便于将具体内容写出来,真感兴趣的各位可以到现场去感受,笔者在这里强烈推荐你在对阵天津、山东、河南、上海和广东的这几个场次比赛的时候去现场,因为你是抱着感受“京骂”这个目的去的,这样的场次买票更值。

我们换个地方,去中关村看看,从顾客到商家,各式各样的方言是他们拙劣的普通话水平难以掩盖的,在这里你能感觉到北京城强大的包容性,这时候你更愿意称这座城市为“首都”而不是“北京”。那么对于开篇的那个问题,我们不能说:“北京城是北京人的,首都是全国人民的”,因为谁让这俩地儿搁一块儿去了呢。由于上大学迁移户口,笔者落户到了北京海淀区某村,于是和别人开玩笑的时候常常自称为“首都人民”,却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北京人民”,我想个中缘由不必多言。

谁的北京城?本身答案很简单——北京人的,可是由于这座城市多了一个“首都”身份便让问题变得不再那么简单,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座城市中生活工作,忙忙碌碌中时光飞逝,最终有一天,征服了天文数字一般的房价,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外地人便变成了本地人。

我们着实不应当将一座城市进行这样的归属权的划分,我们也不希望因此产生的种种问题影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矛盾的产生有其积极的意义,我们可以将现在北京正经历的状态称之为“一座国际化都市成长路上必然经历的阵痛”。

当我们漫步在后海徐徐夜风之中的时候,又或是在三里屯华丽的霓虹里忘记了回去的路,我们知道这是在北京;当我们路过西客站感叹人流之庞大的时候,又或是在白天的中关村深陷于商贩们热情的“围攻”,我们也知道这是在北京。

“包容”,这是去年我们一行人制作纪录片《北京印象》时,大家对着镜头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我想,倘若真正理解了“包容”,我们便不必再继续讨论“谁的北京城?”

国经媒体信息部:杨丛榛